《中国贝叶经全集》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贝叶经全集》

2010年06月30日 09: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第81卷《阿吝栋 召温龙》内容提要

    这部《阿吝栋》属于佛祖的本生经故事,是傣族贝叶经的一个组成部分,讲述的是佛祖在悟道成佛之前的一个时代里,曾是勐术几南管王国的君王,名叫阿吝栋,拥有一位名叫西丽术瓦纳嘎帕的美丽善良的妻子。阿吝栋国王有着强烈的布施心愿,希望通过布施积累功德与福气。他不仅布施了大量的金银财物,而且决心布施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帝释天王得知阿吝栋的这个愿望后便动身下凡试探他。先是变成一位容貌丑陋的老婆罗门来向他乞讨一千两金子,讨得后又将金子托付给他保管。接着帝释天王又变成一位年轻英俊的婆罗门,来向他乞讨整个江山和所有帝王财富,并且都得到了他的应允,从而也就使他自己变得身无分文。阿吝栋只好带着妻子离开勐术几南管,前往遥远的勐因达巴蹋南管。就在他俩刚到达勐因达巴蹋南管的时候,那位丑陋的老婆罗门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说要领回他寄存的一千两金子。身无分文的阿吝栋国王为了偿还老婆罗门的金子,就把妻子卖给富裕的婆罗门夫妇,而将自己卖给了守城门的官员。从此他们夫妻俩彼此分开,伦为了别人的奴隶,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最后帝释天王显现原身,重新将他们夫妻俩带回勐术几南管继续为王,并对阿吝栋国王进行了训导。从此以后,阿吝栋国王便遵照帝释天王的教导,不断地行善布施和守持戒律,不断地听经和修行,直至生命结束,最终到达了涅槃。这部经书内容健康,情节曲折,叙述生动,堪称傣族贝叶经中的佳作,同其他佛祖本生经故事即有差异又有相似之处。差异之处在于故事的情节以及所描写的手法和事物不同,而相似之处在于故事的内容上,《阿吝栋》同其他佛祖本生经一样,讲述的都是佛祖生前为了悟道成佛,求取通晓一切智慧而经历的惊心动魄的布施和行善的故事,体现了佛祖崇尚布施和行善、守戒和修行以及慈悲为怀的思想。

    《召温龙》内容简介

    这部书虽然是以佛经的形式出现,但是实际上讲的是一个优美的民间故事:勐巴拉纳西国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捧班,一个叫温龙。兄弟俩长大后特别爱上山打猎,有一天他俩去山上打了一只大鹤鸟来献给父亲。父亲看到后认为他俩不守佛戒乱杀生,一怒之下把他俩赶出了勐巴拉纳西。兄弟俩在森林里穿行,有一天捕食了一只神奇的金孔雀,哥哥捧班王子吃了它的头后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弟弟温龙王子吃了它的内脏后开口讲话时金银财宝便从口中流出来。

    兄弟俩走出森林来到勐帕烘。弟弟温龙在上街买东西时被一女仆欺骗而被关在罪恶的富翁家里。哥哥捧班为寻找弟弟而来到了勐般扎,正巧碰上勐般扎的国王去世了,没有人来继承王位,大臣官员们就请求捧班王子前去继承王位。捧班王子当了勐般扎的国王后,知道了弟弟温龙的消息并把他从富翁手中解救出来,让他担任了副王。不久他俩得知父王去世的消息,捧班国王就叫弟弟去看望母亲。温龙王子就带着随从回到勐巴拉纳西后,母后和大臣们就让温龙王子王位担任了勐巴拉纳西国王。随后捧班国王也回去探望母亲。本书情节曲折,叙述生动,不失为傣族贝叶经中的精品。

    第82卷《清净道论》内容提要

    西双版纳傣文版《清净道论》,系南传上座部佛教最重要的论著之一。

    傣文版《清净道论》全书分为十章、三大部分,依照戒、定、慧的顺序,系统阐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教义。第一部分,主要说明怎样持戒,戒的种类,持戒有什么好处,怎样自愿受持,严格遵守比丘僧侣的生活方式。第二部分,主要叙述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定、食厌想、四界差别等四十种定境的修习方法。第三部分,主要论说慧,是本书最重要的内容,包括南传上座部佛教论藏的主要内容和七部论以后发展出来的教理。主要论题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谛、十二缘起等等。解释物质方面的色蕴,有二十四种所造色;解释精神方面的识蕴,有八十九心,心识过程中的十四种作用和五十二心所法;解释缘起的各种条件有二十四缘等等。这些都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特色。

    由于传入途径和版本的不同,西双版纳傣文版的《清净道论》,与叶均从觉音著的巴利文版翻译成汉文版的《清净道论》相比起来,也许是为了便于传播和接受的缘故,从内容上、篇幅上虽然都有所精删削减,但仍不失为一部难得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典之作。

    第83卷《深奥佛法小手册 佛陀转生》内容简介

    《深奥佛法小手册》——“朱拉巴朗玛它檀刚皮拉”是一部南传佛教经典,它阐述了南传佛教的基本教义,篇幅较长,共有十八卷。此部经典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地概述了南传佛教的基本教义。由于南传佛教经典存世不多,因此这是一部难得的研究和学习南传佛教的教科书。

    《佛陀转生》内容简介

    《佛陀转生》系西双版纳傣文版佛本生故事集。全书分为:南瞻部洲、释迦地方和释迦族系、佛陀转生、王子出家、五比丘一起出走、悟得等正觉智慧、世家弟子耶舍出家、拯救频婆娑罗王、佛陀的中年、动身去迦毗罗卫、动身去拘萨罗、佛陀的晚年、佛陀涅槃等十三个篇章,以较为通俗的文字,简明生动地讲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前世今生的主要事迹和他创建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是一部走进佛教神秘世界、了解佛教文化内涵的初级入门读本。

    第84卷《布施论·戒论·行道修禅 王问经》

    《布施论·戒论·行道修禅》内容简介


    本部经书是傣族民众用来自身修行、说教众人,传承后世的一部较重要的佛经。经书中讲释到布施、戒律、佛法、修禅的因果、形式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要如何去修行的一些注意事项。

    布施分为最高布施、中等布施、低等布施,又分有优、中、差的福德业果。布施的业果是带给人们物质的福气。不管是轮回转世到哪里,你所布施的物品都将跟到哪里。

    戒律的业果会助人升上天堂仙界,达到涅槃。四级戒律分别是指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本经书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戒律,以及坐禅持守这些戒律的因果利益。

    佛法是如来佛祖创建并留传于世间、用以教导众人的高深智慧,是助人向善、洁身修行、信仰涅槃、求福来世的训条。本经书训导人们要努力遵循佛法,追求完善自身、功利他人。而且不能只是嘴上说,还要心中虔诚地信仰和行为上自觉地遵循,切不可践踏和违背佛训。经书还介绍了各种修禅业处,劝导人们要多多行道修禅,积累善行功德,才可以更快地渡入到涅槃之境。

    整部经书说教人们要多积善果,多结福缘,这样才可以有美好幸福的今生和来世。

    《王问经》内容简介

    《王问经》是西双版纳傣文版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之一,以一问一答的方式,通过解答种种具体的疑问,阐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内容有:尘世间,人与人之间在相貌、财富、命运等方面的千差万别,都是由于各人在前世的恶果或者善因造成的;人的前世今生,是一条无法分割的因果循环链,要想获得健康、幸福和财富,就要守持戒律,虔诚布施,行善积德;预言了释迦牟尼佛祖涅槃后,佛教在未来五千年间的兴衰状况及各个时期的世态万象。

    《王问经》是一部解疑释惑、引人向善的经书,从某种角度来说,至今仍有教化众生的现实意义。

    第85卷《鹏玛奘》内容简介

    《鹏玛奘》是傣语翻译的人名,也就是《兰嘎西贺》,即十头魔王的意思。实际上这个故事是以印度诗史《罗摩衍那》为蓝本所写的,但在改写之后加入了不少傣族自己的内容。可是在文中依然可见《罗摩衍那》的影子,所不同的是在这个版本里加入了许多傣族的东西。所以,这个版本与梵语版有许多的不同点,即使是与巴利语版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所以说这个版本应该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以后,经过西双版纳傣族改编的一个佛经故事。但这部诗史也被列为傣族的五大诗王之一,足见其在傣族地区的影响力。

    这部诗史是以梵天王的儿子--鹏玛奘为由引出的一系列故事,但其中正面的人物并非鹏玛奘而是巴朗玛,女主角却是巴朗玛的妻子喃西拉,文中就是以女主角喃西拉为主线而展开一系列叙述的。

    文中以巴朗玛从比箭赢得喃西拉为由,展开了巴朗玛与鹏玛奘之间的若干次冲突和较量,最后以巴朗玛获胜而告终,完成了一个美好的大团圆结局,最后是正面人物--巴朗玛等人的皆大欢喜,而反面人物鹏玛奘等则是死的死伤的伤。

    文中虽然竭力塑造了巴朗玛的美好形象,称其为极为仁慈兼爱的楷模,但细读下来却又感到并非完全如此。这其中的奥妙尚待各位仁人志士各自去领会。

(责任编辑:王蕊)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