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
城市
首页 > 读书要闻 > 正文

人生本是毫无意义的旅行

2018年03月22日 07:25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戴亚伶

  作家刘瑜曾说,毛姆隐藏在故事深处,是一个不动声色的叙述者。读他的小说,就像和一个普通老头子边喝茶边听他讲述身边的琐事。好的故事叙述者,绝不可能纯粹地罗列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件,因为那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理。真理是我们对实际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思考,故事就是衔接生活和真谛的桥梁。毛姆就恰到好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生活虚构了一个导向生活真谛的故事。

  菲利普是一位集天下悲剧之大成的故事人物:先天残疾,自幼父母双亡过着寄人篱下生活,在学校遭受冷嘲热讽和不合理制度的打击,远走他乡之后又经历绘画理想和炽热爱情求而不得,精神上遭遇宗教和小市民意识的双重压迫……故事来源于毛姆的人生经历———八岁时母亲死于难产,十岁时父亲患癌去世,他被当牧师的伯父收养。牧师为人自私、冷漠,对小毛姆冷酷、专制乃至粗暴。不久,毛姆被送至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因口吃他遭受同学欺凌和折磨。此后他未听从进牛津攻读神学的安排,而是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学有所成之后返回英国,进入圣托马斯医学院。早年的这段经历,对毛姆的创作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不断回忆心酸往事,积郁在心头的如梦魇般的痛苦倾泻而出,这就有了《人性的枷锁》。

  人皆有缺陷,不是身体的就是精神的。多数人把自己的缺陷看成不堪重负的十字架。菲利普一开始也默默忍受着使其人生坎坷的残疾,不过几乎在同时,他发现由于缺陷却获得了给予他无穷快乐的反省能力。要是没有它,他永远不可能获得敏锐的鉴赏力,永远不可能热爱文学艺术和对生活中种种奇观发生兴趣。受人嘲弄,遭人白眼,却使他性格内向,促使他心里开出朵朵香气不绝的鲜花。接着,他认识到,“假若你把自己的不幸看成上帝只是因为你的肩膀完全能够承受才给你背的十字架,那么,它就会成为快乐的源泉,而不是痛苦的根源。”

  求而不得的理想和爱情都是美好生活中的“缺陷”。菲利普不可救药地爱上女招待米尔·德丽德,明知她爱慕虚荣、清高自傲、粗俗平庸、自私冷酷,仍然甘愿为她作出任何牺牲。正是在求而不得的不甘和惯性的屈辱与欺骗中,菲利普的畸形爱情得以茁壮成长。相比菲利普理想的破灭,那些人付出的代价更为惨烈———“日内瓦公民”迪克罗年轻时浴血疆场,晚年贫病交迫、靠给穷学生授课来苟延残喘;穷学生范妮·普赖斯立志献身艺术却无绘画才能,忍冻挨饿终至山穷水尽,落得个悬梁自尽的下场……菲利普的不幸遭遇,只是整个社会大悲剧中的一支小小的插曲。

  菲利普是热爱生活的,对未来生活有着无限憧憬。他为追求理想生活付出一系列代价,人生旅程千疮百孔,但好在毛姆让他摆脱了情欲的纠缠,卸却了人生职责的重负,最终进入了心清神净的“大悟大彻”之境———“生活就像一条波斯地毯,虽说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实质上却毫无意义。”“幸福跟痛苦一样的微不足道,它们的降临,跟生活中出现的其他细节一样,不过是使得人生格局更趋纷繁复杂罢了。”

  只有摒弃人生的幻想,挣脱精神上的枷锁,才能成为无所追求、无所迷恋的自由人。或许,这正是我们在读完这本小说之后必须进行思考和分析的人生哲理。


(责任编辑 :欧云海)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