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要闻 > 正文

如何写出流畅有力的文案

2017年08月08日 09: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主词、连接词、具体性,三大重点

  文章一气呵成,就是逻辑思考

  小看连接词,思考就成了一团糨糊

  前面提到,“模糊”是因为我们省略主语,导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连接模糊不清。在商务文案、新闻报导、会话等沟通媒介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清不楚的连接词。这些连接词,都是把主语的多个可能的解释连接起来的表现方式。

  模糊的连接词无法明了地连接多个信息,因此成为阻碍正确信息传达的最主要因素。每一则信息之间的关系如果模糊不清,那么上下文的关系以及主旨,当然也就变得模糊不明。所以,为了传达正确的意思,大家应该尽量正确地使用逻辑连接词,以清楚表明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当我思考逻辑连接词时,不禁觉得经常听到的“日语是一种模糊的语言”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原因在于,不是日语这个语言的表达让人感觉模糊,而应该是使用者本身的问题比较大。如果日语这个语言的本质就是模糊,那不就表示只要使用日语,就永远表达不清楚?在逻辑表现力中,信息的明了度只能依赖于使用者的表达,其影响大于语言本身。

  同样,将逻辑套用在主语上也是如此。日语里面并非没有主语的概念,而是使用者不习惯意识到行为者,也就是主语。相反,大家都说英语是表达明了的语言,但是只要连续使用太多“but”和“and”,句子的意思一样模糊不清。换句话说,一个句子表达得明不明了,最终仍然是回归到语言使用者本身。

  请大家多多活用我整理出来的“高杉逻辑连接词表”(图2-1)。现在,很多企业都采用这份逻辑连接词表。但是,它还不是最终版,顶多算是一份入门导览,在内容的全面性上尚嫌不足,还需要继续补充更多逻辑连接词。

  状况一:你想“追加”说明,还是“归结”因果?

  状况一:由于市场不景气,各企业开始陷入困境,住宅行情持续下跌。

  这句话中出现了模糊的语意衔接,究竟“陷入困境”与“行情下跌”这两个信息之间表示何种关系?是表示一个关联性松散的追加信息,还是表示一个紧密连结的因果关系?看第一遍的人不会有想法,信息的传递者(你)得引导他。

  谈判武器

  近年来,逻辑思维逐渐成为商务人士关注的一大技巧。事实上,高杉事务所曾为多家企业提供多种研修服务,其中有关逻辑思维力强化的研修委托呈现激增态势。

  这说明,社会已经广泛认识到,逻辑思维是商务人士的重要能力,是所有业务的基础。

  而且长期以来,一说到逻辑思维力,人们往往会产生“全凭感觉”“天生如此”“因人而异”等印象,并没有将其视为可以通过训练和研修而掌握的对象。但如今,“逻辑思维有其基础理论,只要加以学习,即使仍然存在个体差距,也能让所有人相应地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力”的认识正在逐渐普及。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在麦肯锡那样的战略性咨询公司里,逻辑思维力可以说是业务的根基所在。还有投资银行业务―尤其是我从事过的企业收购战略及财务体制改善战略的拟定―对基于讲道理的“基本逻辑”同样有着很高的要求。此外,无论是石油公司生产计划的拟定,还是危机管理公关战略的拟定,都要求具备坚实的逻辑思维力。就连我眼下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除了要有热情之外,基于讲道理的说明也是最有说服力的。

  而且,业务本身自不待言,对“在异文化环境中开展工作”来说,基于逻辑思维的清晰明确的交流能力也是必不可缺的。

  在独立创业以前,我在外资企业度过了二十年的职业生涯,而且长期居于海外。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逻辑思维和交流能力确实是商务人士不可或缺的。

  逻辑思维为何如此重要?一般来讲,原因在于经营环境正逐渐发生巨大变化。盲目地食古不化、照搬旧例,成功率只会一再地降低。

  经营环境越来越明显地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至少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逻辑地归纳事物,并在界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此外还要求工作人员向客户或在公司内部分享这一结果,由此创造价值。补充说明一句,这也相当于原来的知识管理。

  例如,许多优秀企业为了培养下一代管理层人才,正在尝试集中研修。一般的模式是在研修后期设定公司课题,要求学员做出分析,并以演示的形式向高层管理者―社长(总经理)―提供建议。既然演示的对象是如此重量级的人物,所有学员自然都会付出相当多的劳力。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具备逻辑思维和清晰表达的技巧,更没有商务演示的可视化交流能力,结果费尽心力做出的分析和建议不能顺利传达给社长,白白浪费了工作人员和社长的宝贵时间。

  事实上,曾有一家知名企业就陷于这样的窘况,于是委托我提供研修服务,以改善员工的逻辑思维表达力和演示技巧。结果,研修结束后,学员们的演示品质普遍有了质的飞跃,社长的评价和学员的满意度也都很高。甚至我还听说,演示中的某些建议被切实地反映到了实际经营当中。

  不过,锻炼逻辑思维技巧本身并不能创造多大价值,关键是要把逻辑思维技巧当作达成目的的手段,加以灵活运用。

  现下出现了一种风潮,就是“不论张三李四,都要具备进行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当然,若能以此为目标努力学习,自然再好不过,但只靠空泛的了解―例如“我理解金字塔结构①了”“我知道什么是MECE②了”“我理解框架结构了”―并不能切实地提高工作质量。这种脱离实践的、纸上谈兵的“关键词症候群”―“逻辑思维”也包括在内―十分常见,要想避免陷入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作为手段,加以实际应用。

  本书是以谈判为主题的指南书。谈判也跟逻辑思维一样,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因此,谈判的最终目标必须由包括谈判代表在内的当事人自己决定。除此之外,也可以把谈判视为逻辑思维的重要应用。

  毋庸置疑,提高谈判技巧本身也很重要,这不限于商务领域,在政治、外交、日常生活等场合莫不如此。

  一般认为,日本人不擅长谈判。或许是因为日本人重视以和为贵,容易让步,于是普遍将谈判视为利己手段,避之唯恐不及。

  但从更严谨的角度来说,日本人之所以讨厌谈判,应该是空谈和平的结果,而这种空谈是深深扎根于视平等为理所当然的豁达心态之上的。可在其他许多国家,谈判却被视为保障平等的主要手段。

  不管喜不喜欢,全球化风潮正在日本国内迅速蔓延。我们应该改变观念,要把谈判视为确保平等的正当手段,而不是只为自己捞油水的卑劣行径。

  本书不仅把谈判当作逻辑思维的实际应用,更进而视之为“通过解决双方问题来提高彼此满意度的交流过程”。只要抱着这样的观念,就能积极地面对谈判。

(责任编辑 :石兰)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