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
城市
首页 > 读书要闻 > 正文

诺贝尔奖经济学家故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分类

2018年11月01日 10: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有趣的是,主张经济学是实证科学者,认为唯有抽离主观因素,将实证知识资源从臆测中分离出来,才能免于流为空谈或政治的偏误,也才能与实际人生联结。而持反对经济学实证科学论点、主张回归人文精神者,也同样强调经济学应切合实际人生。为何目标相同,但观点却南辕北辙?由已故的经济学前辈夏道平(1907—1995)先生对经济学家的分类,可得知梗概。 

  夏先生依循哈耶克的分法加上第三类,而将通常被称为经济学家的一群人,就其思想言论的底蕴分成三类: 一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二是经济工程师;三是特定经济利益发言人。他说这三种人都同样在使用经济学的一些名词、术语,和某些模型,外行人士看到他们发表的文章都讨论经济问题,很自然地把他们统称为经济学家,但实则有显著区别。特定经济利益发言人,顾名思义大多是受雇于某人或某一集团,而为某人或某一集团的经济利益辩护,或者只是为捍卫他自身的利益。 

  经济工程师是怎样的人?工程师而冠以“经济”二字,我们可想到: 他的专业是把公共经济事务的处理当作一项工程。他无视于,至少轻视公共经济事务是千千万万的行为人,形形色色的主观意志表象。个人的主观意志,毕竟不同于既定的、客观的存在,以及可以规格化的物料。工程师的专业是利用工程学的知识,以这些物料预先做成一个模型(或出于自己的创意或遵照业主的愿望),然后按这个模型来建造一座壮观的庙堂,或一套精密的机器,或一条高速公路。由于所建造的东西不同,而有建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土木工程师这些不同的称谓。称谓尽管不同,他们同样都是利用一些无生命、无意志的物料,制作预先设计好的东西,至于被冠以“经济”二字的经济工程师,则是搬弄一些经济学名词,而以工程师的心态、工程师的技巧,来处理人的行为所形成之公共经济事务。 

  至于真正的经济学家,起码应有以下的认知: 必须了解其所关心的“人”,与生物学家包括动物学家心目中的“人”不一样。经济学家虽也知道“人”具有一般动物的欲望、冲动和本能的反应,但更重要的是,“人”还具有异于禽兽的意志、理念和逻辑思考。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大特征。人的欲望会自我繁殖不断增多,而其满足却要受到外在的种种限制。于是在要求满足的过程中,他不得不有所选择。选择,是出于不得已;选择什么,则又力求自由。这就是说: 人,并非生而自由的,但具有争取自由的本能。 

  分工合作,和谐互动 

  由于人性中有上述的特征,所以人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渐渐学会了争取自由的合适方法。这个方法是要不妨害别人也能争取自由,否则终会妨害到自己的自由。只有“人”才会在个别自觉的互动中,形成分工合作而日益扩大的社会,不同于出自本能的蜂蚁社会。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扩大,是由于人的自觉行为之互动。“互动”之“互”字,显示出作为主语的“人”是指多数,而且多到说不出他们是谁;并非少许几个人,更不是像孟轲所称为“独夫”的那样一个人。其互动也是在其独特的环境,各凭独特的零碎知识而行为,而互动,并不只是靠一个人或少数人的设计、规划、指挥或命令而组织成的所谓“团队”行为。 

  那么,非团队行为的行为,不正是有些人所说的无政府混乱状态吗?事实上完全相反。因为团队行为往往受制于这个团队的主宰者个人的知识,即使他有所谓“智囊团”的帮助,也只是有限的少数人。至于分散在社会上的无数个人的知识,个别看来是零碎的、琐屑的,乃至微不足道的,当然不能与任何专家的系统的智识同日而语,但是,那些分散在社会的知识的总和,却不是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知识所能摄取其万一。即便在将来更高科技时代的电脑,也不能纳入那些知识的总和。所以非团队行为不仅未造成混乱,反而是分工合作的社会所赖以达成、扩大的基础。如果引用亚当·斯密(A. Smith, 1723—1790)的话,这是“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引用哈耶克的话,则是“自发的社会秩序”。 

  重视“看不见的手”,并不意味排斥“看得见的手”;尊重“自发的社会秩序”,并不意含排斥“法制的社会秩序”。以“重视”“尊重”这样的字眼,是要强调看得见的手不应随意牵制或阻碍“看不见的手”的运作,只能为其除去障碍,使其运作顺畅无阻;是要强调建构的社会秩序不应随意干扰或扰乱“自发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提供一个有利于后者,得以保持活力而无僵化之虞的架构。 

  这些论点应用到经济领域,便是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市场是自发社会秩序的一部分,政府就是建构社会秩序之建立者。政府对于市场的运作应尽可能维护或给予便利,不应随意干扰或阻挠。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分类 

  在这三种分类下,夏道平先生曾就迄1988年的二十六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评论说,他们并非全都是真正的经济学家,甚至就他们的思路来说,有的只可称为顶尖级经济工程师,当然这些得主应不至于是特定经济利益发言人。 

  个人认同夏道平先生的说法,也不否认这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是各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只是觉得诺贝尔奖的性质应该是非常特殊的,在经济学层面更宜向“思想”上具原创性贡献者授奖,也并非每年都非颁发不可,否则会拉低此奖的价值,甚至变得与其他一般奖项的地位相同,如此就相当可惜了。 

  话虽如此,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者在其从事的领域都有突破性的贡献,至少会有成一家之言的成就。这些得奖者为何会有如此高人一等的成就,是否与他们的家庭、天赋资质、成长环境有关系?是否一般人也可以“有为者亦若是”? 

  约在1980年代中期,我对此课题就相当感兴趣,于是尝试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以了解并为文介绍。先在报纸上发表,而后在“中华经济研究院”的《经济前瞻》季刊(现为双月刊)上,每年十月按时介绍,迄今从未间断。曾有学校老师和上班族朋友建议可以结集出书,2009年初有机会探询出版社的意愿,出版社催促我加紧脚步,于是上紧发条,将1969至1980年的十二届得奖者补上,这才发现并不轻松。虽然参考资料不少,但摘要浓缩再加上评论的工程浩大,迄当年年底才大功告成。 

  其间我曾自问:市面上已有一些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中文书籍,为何还要再出版这类书?一来有的过于学术、僵硬;二来有的不完整;三来既有的都缺评论。所以,夹叙夹议、通俗化的本书应还有其价值。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读者在认识经济大师之余,能正确思考经济学的本质,而且能够不盲从、不信服权威,并试着领略“经济即生活”。此外,按照上文所提夏道平先生的三种经济学家分类,读者能否将这数十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归类?能否指出哪几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哪几位是经济工程师,甚至是否有等而下之的特定经济利益发言人呢?我希望读者能在读完本书之后,对这些问题形成个人批判性的看法。 


(责任编辑 :石兰)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