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
城市
首页 > 读书要闻 > 正文

若想改变,就要反本能!

2017年09月07日 09: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为什么我们经常重蹈覆辙?人为什么喜欢待在舒适区?我们为什么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走向卓越?

  答案是:“本能”!

  弗洛伊德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人们对本能进行压制的过程。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缺乏战胜慵懒和胆怯的勇气,而是缺少“反本能”的思维和技巧。《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这本书正是以“反本能”作为着力点,对自我行为和思维的改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当战胜潜意识里美化自己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正视自己的不足;当战胜攻击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当战胜狭隘的本能时,我们才能看见更加真实的世界,洞悉事物本来的样子……只有通过反本能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从已经习惯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真相,才能对抗阻碍我们提升的习以为常。越能够反本能的人,往往也越能从优秀进阶到卓越。

  近年来,以科学知识为指导的新型励志书成为图书市场宠儿。《反本能》不同于以往的励志图书,这本书建筑在丰富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之上,针对每个人在自我提升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迫切求援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建议。用科学知识教人如何自我提升,帮助读者深入思考,更好应对人生挑战。 畅销书作者采铜评价这本书说“《反本能》像一本面向普通人的心理学锦囊大全,很有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本书作者卫蓝,是知乎心理学达人,时间管理讲师,领英、争鸣网专栏作者。他在大学期间阅读超过300本以上的心理学和自我管理类书籍,同时查阅大量文献,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让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趣而实用。《反本能》即用了各种心理学知识回答了各种接地气的问题,比如 “当拖延发生时,我们要怎么做”、“手机时代,如何更好地自我控制”…,让读者直面逆袭路上的各类挑战。

  知识很重要,但是知识的接收者也很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之一就是思维模式的不同。随着我们学得越多,我们的思维模式也会随之升级。而认知思维的改变,会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给个进度条—— 看得见的进步,让改变更有效

  如果大家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网络游戏都有升级模式,而且经常是通过非常显眼、可以量化的进度条,让我们看到我们再升一级还需要多少经验值或者杀敌数等。那么,网络游戏为什么这么设置呢?

  实际上,这种设定非常符合我们的心理需求——对确定性的追求。

  不确定性带来的应激

  就像之前说过的,我们的祖先看到草丛在动,他们无法得知里面是什么的时候,他们会产生很强的心理应激,来防范随时可能跳出来的狮子。我们对不确定性的厌恶是天生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我们敏感的杏仁体会被激活,杏仁体将应激信号传送到下丘脑,生理上则会随之释放压力类的激素皮质醇。

  皮质醇的功能具有两面性。较低水平的皮质醇对我们身体的免疫有促进作用,但是较高的浓度会让血液从皮肤表皮流走,减少搏斗过程中受伤失血过多,所以一些人也很容易出现脸色苍白等生理反应。同时,高浓度皮质醇会让血液中的盐分和糖分上升到更高的水平,高盐分可以提高血液的凝结能力,高糖分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但是高皮质醇水平状态的维持伴随着高耗能。我们处于这种应激状态对生理和心理的损耗非常大,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容易为了逃避压力而选择享乐,尤其是对食物的需求,这时迫切需要补充能量。这也是人们不喜欢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环境的原因。

  心理学家特韦尔斯基(Amos Tversky)和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曾经做过一个决策实验。让被试者在以下的问题中进行倾向性选择。

  选项A:肯定会获得240 美元

  选项B:25% 的概率会获得1000美元,75%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

  虽然以上两个选项在获得奖励的加权值上是相同的,都是240美元。但是实验发现,大多数人都更倾向于进行风险规避,有84%的被试者选择了A选项,以追求确定的240美元。

  对大多数人来说,“二鸟在林”确实不如“一鸟在手”。而这个实验也说明,我们在处理信息时,对风险有一定程度的厌恶,我们倾向于追求一种确定性,尤其是完成一个行为的时间长度越长的时候,这种倾向就越明显。

  如果游戏设定依然是升级模式,但是却没有告诉你一个明确的升级进度,让你不知道自己还要多久才能够升级。那么伴随着玩游戏升级难度越来越大,往往会让很多人失去耐心,进而放弃。

  而“无量化”模式正是游戏升级模式最开始采用的方式,但是后来,大多数游戏都慢慢开发成进度模式,在升级进度下面告诉你升级还需要多少付出。因为大量数据显示,“看得见”的成就能够让玩家玩得更久。

  同样,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更具有行动力,也可以将这种“游戏模式”迁移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通过让自己看到计划的完成度,增加确定性,从而让自己更有信心坚持,也能够让自己减少拖延。

  一些工具型的手机应用也开始利用这个心理学研究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很多单词的背诵平台都已经采用了这种可量化的方式。通过记录用户的成就(闯关、升级),并且让用户更能看到自己的成就(每天完成了多少个),进而获得更多学习的愉悦感,也增加自身平台的用户黏性。

  行动触发扳机

  当然,关于“可量化,具体性的计划”方面的研究也有心理学家做过相关的实验。

  彼得·戈尔韦策(Peter Gollwitzer)和他的同事发现,“行动触发扳机”能够有效激发人们采取行动。而这里的“行动触发扳机”指的就是具有确定性和可量化的计划。

  在一项研究中,他们告诉他的学生如果上交一份描述自己圣诞夜活动的文章,就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不过条件是:文章必须在12 月26 号当天提交才能够获得加分。

  大多数大学生都表示有意愿去撰写并且呈交文章,但是最终只有33% 的人如期完成任务。该研究还有另外一批大学生也知悉以上要求,但是还要设定一个具体性、可量化的计划:学生必须规划好自己写该文章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比如,圣诞节早上9: 00 我会到图书馆二楼写这篇文章)。结果,如期交出报告的比例高达75%。

  戈尔韦策的相关研究显示,当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情景越加不确定时,这种“行动触发扳机”的效果会更好,因为这些场景需要消耗我们更多的能量,带给我们的压力更大,我们也更容易受到压力作用而妥协。

  一项研究分析了“行动触发扳机”对“简单”和“困难”目标达成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目标比较简单的时候,“行动触发扳机”将成功率从78% 提高到84%,而当目标是困难等级时,一个可量化的目标可以将成功率从22% 提升至62%。

  这也充分证明了,一个“可量化、具体性的计划”可以带来多大的效能。当我们设定了任务的进行时间和进行地点时,就会多一股推动自己的“承诺型力量”,进而规避了很多诱惑、坏习惯和其他琐事的影响。

  所以,如果想要有效地减少自己的拖延,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多给自己一些具体性的要求和可量化的进度。这么一个简单的调整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效率。至于如何才算一个好的“可量化计划”,后面会有所提及。


(责任编辑 :石兰)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