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
城市
首页 > 读书要闻 > 正文

安身立命的事变成了“鸡肋”|职场进化论

2019年04月09日 13:3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最近,一个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程晨突然给我打电话,言谈之间,她带着些许的颓废和落寞。再三询问之下,我才知道她前两天刚把工作辞掉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当她在电话里提到“辞职”二字的时候,我仿佛在她看似无奈的语气之中听出了几丝莫名的欣喜。

  正当我纳闷之际,程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辞掉这份工作也好,省得天天在公司干一些跑跑腿、打打字的活儿,一点意思也没有!”

  程晨是一所二本大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辞职前在一家外资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助理。工作了好几年的她,现在月薪大概是3500 元左右。还记得毕业初期,她就断断续续地换了好几份工作,职位不外乎前台、文员、秘书和助理。生性喜欢闲散、稳定和轻松的她,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将眼光大都放在这类文职工作上。

  “你不是一直都喜欢这些简单的工作吗?好不容易做到现在,怎么就舍得辞掉这份工作呢?”对于她的选择,我实在有点不解。

  程晨“唉”了一声,语带抱怨地说:“这些工作就跟‘鸡肋’一样,食之无味,放弃也确实有点可惜。可我如果再在这个岗位上做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变成一个毫无趣味可言的机器人!”说到这,她的语气明显有点激动,声音一下子大了好几倍。

  于是,我连忙安慰她:“照你这么说,辞掉这份工作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没有?选择创业还是另找一份工作呢?”

  “唉,我现在也不知道,工作了这么多年,被文职工作套死了,想要在其他行业另寻发展可能性很小啊!”程晨想了想自己的困窘现状,刚开始的那一点摆脱了“鸡肋”工作的小欣喜一下子荡然无存。

  “你可以尝试着创业呀,既然之前的‘鸡肋’工作让你丧失了激情,那你不妨忠于自己的兴趣,和朋友或是家人搭伙,一起做点小生意,不但自由,钱也能多赚一点!”

  程晨再一次否定了我的提议,她觉得创业有风险,不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工作赚来的那点血汗钱砸进去,到最后弄得一个血本无归。

  其实,像我朋友程晨一样饱受“鸡肋”工作之苦的职场人士并不在少数。其中一些人还将这份没有多大前景的工作视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事,尽管他们感觉现在的工作已经毫无趣味可言,却始终在这每天 8 小时的工作里苦熬。因为理智在提醒他们需要生存,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有勇气向公司递出辞呈。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们精神状态可能一日不如一日,度日如年,除了紧张、厌倦以及无可奈何,很难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若如此,那或许可以及时辞职,不再虚度年华,不再让“鸡肋”工作耗尽自己的时间、精力、锐气、激情以及竞争力。当然,也许有人会对我的观点感到不服气,振振有词地辩驳道:“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工作可不好找,骑驴找马,万一马没找到,驴也整没了,那我们站在大街上喝西北风不成?”

  其实,我本人并不赞同盲目地骑驴找马的这一做法。在我们决定是否要扔掉手头上的“鸡肋”工作之前,每一个人都应该先问一问自己:“我有没有只见‘鸡肋’,不见整只‘鸡’?”若有,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表现。一些在职场摸爬滚打数年的人,可能还是目光短浅,喜欢计较眼前的一时得失,看不到长远的利益。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我们暂时还不是能力出众,才干非凡的员工,那么公司的领导就可能不会将整只鸡最肥美的部分留给我们。因此,也许我们努力工作,积极争取,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公司不可替代的员工,今日嘴中的无味“鸡肋”迟早会变成明日美味可口的“鸡肉大餐”。

  然而,当我们确定自己不只是不喜欢“鸡肋”,而是压根就不喜欢这只“鸡”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像我朋友程晨那样,毅然地换掉现在嘴巴里正在咀嚼的“鸡肋”工作。道理很简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个讨厌吃“鸡肉”的人,实在没必要硬逼着自己生生吞下那哽在喉咙口的“鸡肋”。

  与其在不喜欢的职位上煎熬度日,不如调整方向,明确定位个人的职业目标,在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从一而终。如此,我们才不必日日咀嚼讨厌的“鸡肋”,同时还避免了频繁跳槽之苦。在这里,我也想对朋友程晨说一句话,既然选择了扔掉“鸡肋”工作,就不要惧怕从零开始。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安身立命,它还应该涵盖我们的兴趣和爱好,所以,现在不如花一点时间仔细思考,弄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和渴望所在,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

  不懂职场潜规则,难以成功

  我在职场打拼多年, 一直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从小型的私企到跨国集团公司,我经历过多种职场变故。到现在,当有人跟我抱怨职场不公的时候,我基本会表现得无动于衷。这些问题在我看来很平常,很难再有激烈的情绪。

  作为HR,我们时常要处理员工降级和辞退等事宜。我曾经应公司要求为一位销售片区经理丁先生调换岗位,实际就是变相地降级后让对方主动离职。

  其实我跟丁先生的私人关系还不错,能算得上工作之外有私交的朋友。他为人耿直,做事勤奋踏实,吃苦耐劳,责任心和正义感特别强,做事非常有原则,平时我们总戏称他“钢钉”。这样的人做朋友一定是两肋插刀的那种,但是职场生存能力有些差。现在一些职场人存在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自己既然不擅长玩心计,那就老老实实地埋头苦干,只要自己全心全意地为公司耕好了分内的一亩三分地,公司多少都要论功行赏。领导不是常说:“一切用业绩说话吗?”就像读书的时候,成绩好的孩子总是可以得到一些优待的。

  其实,这样的想法可能有些不适合这个职场社会。我们常说,会做事的人只能当兵,会做人的人才能当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假如你觉得自己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表现出清高的样子的话,那你可能会被逐出局。

  “钢钉”进公司一年多便从一个最基层的业务代表晋升为片区经理。那时候,他是公司的“大红人”,是领导的重点培养对象,大家都很看好他,认为他前途无量,他对自己在公司将来的发展也是信心满满。

  人都有一种自傲的心理,喜欢被认同,当获得某种奖励时,就可能会联想到这是对自己的认可。

  理想一点看,公司给你的报酬和奖励是对你的认可,对你付出的回报;现实一点看,说明你对公司来说还有利用的价值,能为它带来更多的利润。记住,奖励是你应得的,而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在升职后的大半年中,“钢钉”一连调换了三个区域。每到一个区域,他都会把自己那套“扎实做事,老实做人”的成功学搬出来言传身教。谁知有些下属不但不领情,还对他颇有微词,甚至有几位大区经理也不予支持。

  对于一些事情或者行为,我们可能认为是好的,甚至道德标准认可它是好的,但在职场上有时很难得到相同定论。

  作为朋友,我找了个时间私下和“钢钉”聊了很久。虽然他还是选择了离职,但他也很认可我说的这些话。一段时间后,他给我打来电话,说自己在另一家公司做得很不错,那次谈话后他比以前更会处理这些关系了,很感谢我给他的忠告。人们只有遵循一些更适应现实的规则,才能在职场更好地发展;如果非要逆职场规则而行,那最后可能会出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摘自四川大学出版社《职场进化论,教你如何度过事业瓶颈期》)


(责任编辑 :石兰)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