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
城市
首页 > 读书要闻 > 正文

“倒退”着阅读“时间的痕迹”

2018年06月15日 06:43   来源:解放日报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

文艺术通史》(第七版)

  [美]菲利普·E.毕肖普 著

  陈永国 译

  中信出版社

  ■阎逸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是全美国近百所高校的人文艺术经典读物,也是国内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推荐的通识读物。

  该书侧重的不是政治和社会的历史事实,也不是科学和技术的新发明,而是艺术和思想。它涵盖图像艺术、造型艺术、音乐艺术、建筑艺术、人体艺术、表演艺术和文学艺术等门类,跨越从远古到当代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涉及内容的广泛、思想的深度为同类书中的佼佼者。

  诗人、乐评人阎逸,以诗样语言,深入评点了这部描述人文精神诗般历史的经典之作。

  它可能只属于时间

  在菲利普·E.毕肖普去世之前,他的《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已经修订到了第6版,视野越来越广阔,观点越来越清晰,思想性与趣味性也越来越丰富。我现在读到的由玛格丽特·马诺修订的第7版,更是将当代的计算机技术、绿色建筑、后殖民和女性主义以及全球主义艺术补充进来,使之越来越多元化,情境的加法多于减法。这本美国大学里的人文教科书无论怎么读,都更像是一份对西方文明史、艺术史以及思想史的深度考察——仿佛一个遥远的诸世界已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或者更像是一个时间的漫游者在诸世界里的种种遭遇,有时只是匆匆一瞥,有时却突然撞个满怀。诸世界:所是,非所是。

  从写作的意义上看,这本书明显带有一种惊艳的传记性质,它的主人是时间,是无人。我们置身其中又将置身其外。如果可以说得再玄学一些,这本书既不属于作者和修订者,也不属于出版社和读者,它可能只属于时间,属于茫茫宇宙所保持的一颗好奇心:把世界放到世界的形状中。时间这个老男孩把世界拿在手上,玻璃万花筒一样转来转去,将有限的主题投射出种种无限,时间的魔法不仅仅是要从礼帽里变出鸽子,而且还要变出狮子和大象,为具体的超文本的现实不停地添加着注释,而其自身却恒常不变。

  从后往前倒着去读

  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去读这本书,比如用戏剧的方式:这一页的莎士比亚与那一页的布莱希特隔世相认,而另一页的贝克特是在写《最后一盘录音带》吗?让克拉普自己与自己对话,是不是就像时间面对着空无一人?这样的想象无疑是新鲜而有趣的,想象最终帮助这本书完成了更多。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读法。你可以横向或纵向阅读,你也可以随意抽取其中感兴趣的一章。

  而我的阅读方式是,从后往前倒着读。以倒退的方式,沿着时间消失的方向,一边走一边轻轻擦去脚印里的痕迹,词的痕迹。然而,时间的痕迹却从来都无法擦去,即使杜尚给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添上两撇小胡须,也不过是在寂静中加深了时间的轰鸣。女诗人朱莉亚·尤塞达有这样一句诗:“那些我不曾经历过的岁月,在我的记忆中它们恍如昨日。”倒退着,从21世纪初回到远古时代,沿途的人物、建筑、历史和地理,无一不被盛衰一词依次折叠或打开;各种学说与科学发现,也无一不是时间留下的证据。只是,这种思想里的穿越,无疑将使心理上的返老还童成为一种科幻可能——我将变成无我,慢慢消失,或者我将是另一个我。

  音乐是书中的索引

  如果从一个诗人与乐评人的角度去判断和界定,我当然觉得诗歌与音乐是这本书中最精彩的两个部分——时间的长廊古今相接,诗人们逐一现身,但彼此并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那情形有点儿像上海鲁迅公园里的世界文豪广场,疏疏落落的铜像,让我想起罗丹的《思想者》,有多少人知道那原本是诗人但丁在凝视那些未实现的欲望之火?而音乐里的几个巨人还在侧耳倾听,听时间的血液发出轻柔的沙沙声,听世界这片树叶音符般迅速坠入风中——于是,一种永恒的东西就出现了。

  永恒有许多个起始,其中一个是:在大约45000年前,人们是用带洞的骨头来吹奏音乐的,其他乐器可能还有装簧片的笛子、用树桩做成的鼓、用豆荚制成的摇响器等,当然,拍手、跺脚以及各种人声也都属于乐器。所以,当约翰·凯奇用《4分33秒》解放了各种声音,实际更像是后现代对前现代的消解,让音乐不再言说,让声音成为声音本身,然后回到源头。《4分33秒》自身内容皆无,我们的呼吸、心跳、咳嗽和打喷嚏,甚至大街上驶过的汽车和汽车的喇叭声,都赋予了它无所不在的音乐性。

  说到音乐,我忽然发现了它在这本书中的索引性质,从单声部到多声部,从简单到繁复,音乐与一个时代的对应关系就像钥匙和锁,而更多的时候,一把钥匙往往可以打开更多的锁,这充分说明音乐正在或已经突破时代的某种局限性。如果音乐史是一栋隐喻性的巨型建筑,我们上楼下楼,开门关门,终究只是信步于其中几十个房间而已:维瓦尔第、巴赫、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柏辽兹、马勒、斯特拉文斯基、菲利普·格拉斯等等。在这些伟大的名字(门牌号)背后,你有时会发现一些更伟大的神秘者,索引的主要功能就在于通过无数次查阅历史完成自我修订。中世纪最具创造力的音乐家、宾根的希尔德加德,最近几十年才被重新挖掘和确认,访问这个曾被誉为“上帝呼吸中的轻羽”的伟大女性,我们只需要带着听和再听的耳朵——对于一个修女院院长,一个教师,一个教皇和国王的特使,一个作曲家,但同时还是一个哲学家、神学家、诗人、剧作家、动植物学家、医学家和空想主义者,除了聆听你还能做些什么?

  误读是对阅读的解构

  这本书叫《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无数次冒险就像你用黎明辞退了夜晚,但却依然带有夜晚的口音,我想,我可能的误读肯定也算是其中的一次。

  在翁贝托·埃科看来,误读就是对阅读的解构——绝对不要怕走得太远,即使阐释得有些过度。所以,当你准备开始阅读这本书,不需要补充艺术和人文背景,也不需要熟悉何种形式与步调,带上你的想象力就行了。但是,当你一旦知道这些艺术形式(绘画、雕塑、建筑、版画复制、摄影、电影、音乐、舞蹈、戏剧、诗歌和散文,等等)都归属于人文学科的表达,这里面大量涌现的,表面上风格迥异又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东西,仅仅依靠想象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灵魂的博学和洞察。

  事实上,作为人文艺术的速读入门,这本书是以时间和历史的双重目光来打量这个世界的起源和发展的,它所探讨的艺术问题、哲学问题和宗教问题,都基于思想与文化创造的种种联系之上。而这些问题所围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跨度之间,一个人该如何发现自我、成为自我和创造自我。如菲利普在本书开篇时所言,每一个人都必须发现真实地表达其内在生活的意义,每一代人都需要重新定义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书中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伍迪·艾伦2011年的电影《午夜巴黎》,失意的小说家吉尔惊奇地发现,当午夜的钟声敲响,你可以在巴黎任何一个街角坐上一辆汽车穿越时间,从而进入20世纪20年代旅居巴黎的艺术家们的空间,与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达利、毕加索、马蒂斯、艾略特等人共饮畅谈。吉尔在这种穿越中发现,他可以崇拜文学传统所取得的成就,但最终他必须凭借自身在自己的时代创造他自己。另一个是美国歌手、词作家Lady Gaga,她用一种很夸张的风格把意大利歌剧的浮夸风格与通俗艺术的滑稽智慧结合起来。关于自我,她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我上过天主教学校,却是在纽约的地下发现我自己的。”这两个例子都是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当肉身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相遇,一半活在另一半之中,作为公共空间里的私人形象才得以确立。这很抽象。但在卡拉·沃克的诘问中,一切又变得具体起来:“在包裹我的这层皮之外,我是谁?”

  这样的细节书中随处可见。但更多的是,各个时代璀璨的人文精神,像天空充满了云的肌理,轻盈,从容,带有多层次的情感和诗意。它们在时间里的投影,有时会建构出一种亦真亦幻的处境,仿佛我们身处的世界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而是词语的。而退隐到文字深处的摘掉了措辞面具的某些东西,有时又会突然从某处跳出来,让你不得不重新审视个人的知识谱系,比如抒情诗来自一种名叫里拉的弦乐器,音乐这个术语的实际意思是“缪斯”,蓝调本身是一种哀歌,起源于美国黑人奴隶的田间劳动号子,而康塔塔则是为圣经故事谱写的合唱作品,等等。当然,如果你还对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以及洛可可风格感兴趣,你一定会从中找到对应的章节。风格是一个时代的自我,就像这本书不能被称之为百科全书,但却具有一种强烈的百科全书式的风格。

  菲利普·E.毕肖普把写作这本书视为一次旅行,同样,你的阅读也是。旅行时间可长可短:一小时的古埃及,两小时的古希腊,或者一上午的文艺复兴,一下午的后现代,这都取决于你。关键是,你必须得把阅读的主题处理成时间的序跋,处理成存在和虚无的某次相遇,因为每一页的历史都正在看见你,而你可能是任何人。


(责任编辑 :欧云海)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