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
城市
首页 > 读书要闻 > 正文

天才=智齿+黄金通道

2018年04月19日 07:20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智齿》

  《智齿》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特别得意的长篇小说,主要情节为:深受读者喜爱的荒诞畅销书作家梁功辰,有一天在医生劝告下拔除智齿后,突然丧失了写作才能。原来,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由于他们在拥有智齿的同时,还拥有连接智齿和大脑的黄金通道。得知梁功辰丧失写作才能,与他签约出版新书的出版社心急如焚,梁本人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为了尽快恢复写作才能,梁功辰迫切地想要重新安装这颗智齿。与此同时,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也想利用这颗智齿来为自己赚钱。于是,故事围绕这个寻找智齿的过程展开。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一旦你打开这部小说开始阅读,就会停不下来……

  梁功辰的智齿

  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之嫌,毕竟梁功辰每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就像受刑。

  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

  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八颗是智齿。

  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对于这种看法,我只能表示遗憾,这是人类走到现阶段必然的观念。再过一千年,你还这么说就露怯了,如果你能仗着基因技术活到那时的话。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渐进的,每年都有新真理出现,每年都有老真理被扔进谬误的垃圾箱。人类盘点自己的脚印时会发现,装真理的箱子越来越小,装谬误的箱子越来越大。终极真理极度夸张说充其量也只有针眼那么小,终极谬误盲人摸象般保守说也比太平洋大。

  我现在要告诉你的,就是一个真理。但你肯定不信,原因很简单:如果你信了,就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了。二十一世纪人类的智力水平绝对不可能将我下面的话信以为真,就像十四世纪的人根本不可能相信互联网。倘若当年有大臣向明太祖朱元璋进言废除驿站创建互联网用以联络各方诸侯,明太祖以欺君之罪将该大臣推出斩首是最慈善的举动,弄不好会满门抄斩灭九族。我估计,我告诉你的这个真理,最早也得在二十七世纪中叶才会有人发现,最先发现的前一百人肯定会鱼贯而入被送进疯人院。从第一个发现这个真理的人被送进疯人院到人类将此真理从谬误彻底平反为真理,最少得占用人类二百年,这还是以七百年后的人类智商指数为依据进行评估的。七百年后的人类智商平均指数比现在要高一倍左右。

  智齿的“真理”

  下面是我要告诉你的真理。

  人类一直在思索:人类中天才的数量和人类的总数相比为什么如此凤毛麟角?二十世纪末,喜欢秋后算账的人类遴选“千年人物”,只有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入选。且不说1000年结束时人类数量,打个九折,从1900年起算,1900年终结时活着的人类是十亿人,到2000年末,健在的人类数目是六十亿人。这意味着即使按九折计算,1000年到2000年间有五十亿人在这个星球上活过,前九百年一概不算,后一百年间死了的也不算。五十亿比二,对比悬殊。都是人,为什么有的是天才有的非天才?天才和非天才的根本区别在哪儿?不计其数的科学家把天才的大脑和非天才的大脑“掰碎”了研究,力图找出其中的差异,从而实现人类的梦想:人工培育众多天才,造福人类。

  但他们找错了方向,天才和非天才的区别不在大脑。将爱因斯坦和某智障者大脑打乱了放一起,任凭拥有如山文凭的科学家也不可能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准确挑选出来。

  既然天才和非天才的大脑是完全一样的,那么天才和非天才的区别在哪里?换句话说,究竟是什么使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从至少五十亿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垂千古甚至流芳万古的天才呢?是勤奋吗?NO,在生活中,我见过许多比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勤奋一万倍的人,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成为天才。事实上,上述两位“千年人物”以人类的标准衡量,并不勤奋,前者将生命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拈花惹草,后者读书时曾有过不及格的不良记录。

  既然不是大脑也不是勤奋,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人类中的极少数人成为天才?你就要提前至少七百年知道谜底了,但你百分之百不信。还是刚才那句话,你如果信以为真,你就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了。

  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们嘴里的智齿。

  智齿分为数学智齿、哲学智齿、文学智齿、物理智齿、化学智齿、音乐智齿、美术智齿、政治智齿、商业智齿、体育智齿等。很少出现全能智齿,据我所知,人类成员中只有达·芬奇有幸长了全能智齿。是上帝安排人类管我们叫智齿的,一个“智”字,其作用昭然若揭。除了智齿,人身上还有第二个被上帝命名为“智”的器官吗?

  你说:我有智齿,怎么不是天才?

  有智齿的人不一定是天才,但天才都有智齿。比如孔子、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概率是百分之百。不信你考察。

  为什么有的天才会突然陨落还俗?因为他的智齿脱落或被拔除了。

  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为什么同样长有智齿,只有极少数人成为天才而绝大多数人却平平庸庸碌碌无为?

  答案如下:智齿本身无法发挥作用,它必须通过人的大脑发挥作用。人身上,只有大脑具有驾驭人的全身的指挥系统,智齿没有这样的指挥系统。智齿只能通过指挥大脑达到间接指挥人的目的,这有点像垂帘听政。事情的关键在于,智齿和大脑之间是否有一条通道,得以确保智齿通过这条黄金之路向大脑传达它的指令。天才人物的智齿和大脑之间都有黄金通道。遗憾的是,拥有这条黄金通道的人太少了,其比例基本是一亿比一。

  问题说清楚了:没有智齿的人不可能成为天才,有智齿没有黄金通道的也不可能成为天才。

  梁功辰有智齿,就是我。他同时拥有黄金通道。顺便提一句,我是一颗文学智齿。

  人类世界中最残酷的事,是在有生之年人为拔除拥有黄金通道的智齿。

  选择谋生职业

  二十岁前,梁功辰靠单枪匹马的大脑足以对付愚昧弱智的应试教育,他从小学所向披靡过关斩将一路考进名牌大学,从无闪失。二十岁时,梁功辰长了一颗拥有黄金通道的智齿,他不明白自己的智力为什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过去,梁功辰虽然身为名牌大学学生,但心里清楚,自己是徒有虚名。他的大脑,除了会死记硬背、重复和崇拜前人的知识,不会干别的。那时候,梁功辰举目看世界,遍地是真理。长智齿后,梁功辰看世界的眼光骤然变了,同样是举目看世界,看到的是遍地谬误,包括权威的论述。

  天才和非天才的区别之一:天才眼中看到的都是谬误,然后纠正它。非天才眼中看到的都是真理,然后盲从它。

  否定前人是天才人物的职业病。肯定前人是非天才人物的本职工作。

  成为天才的梁功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通过学校学到的知识。

  他发现,原先他认为学习、培训和经验是人获得成功所必需的条件,其实,这些东西恰恰是阻碍人获得成功的桎梏。在信息时代,获得成功最强大的动力是无经验。一无所知意味着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美国经济史上最成功的人士、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中学毕业后读的是音乐学院而不是金融学院,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梁功辰彼时并不知道拥有配备黄金通道的智齿才是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他在二十岁后猛然发现上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老师用宽胶带捆绑学生的过程:小学捆脚和腿,中学捆身子和手,大学捆头。从头到脚捆得你不能动了,再发给你一张证书。例如,都按一样的教材学习企业管理,如何能在日后的经商活动中出奇制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是做一切事获得巨大成功的秘诀。学校如何教学生前无古人的事?学校的本质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尽管顿悟,梁功辰还是读完了大学。离开学校后,梁功辰开始寻找谋生的职业。

  天才和非天才的区别之二:天才对人际关系无所适从。由于天才的思维与行为与众不同,由此他们和普通人不可能融洽相处,只会格格不入。人类历史上的天才几乎都是孤家寡人的个体户,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梁功辰要为自己选择一个无需人际关系就能挣钱糊口的工作,他开列了一个候选项目单,其中有:写作、投资股票、哲学研究、画画。

  智齿指挥梁功辰的大脑选择了写作。

  梁功辰在大学学的是建筑设计,可以说和文学创作相去甚远。

  父母获悉学建筑的儿子要当作家时的场面,值得记载。

  “我要当作家。”梁功辰说。

  “你从小的理想是当建筑师,大学学的也是建筑设计,怎么会去当作家?”父亲茫然。

  梁功辰说:“学什么干什么是人类最大的误区,等于先套上枷锁再去干。学的是什么?肯定是前人做这件事积累的经验。踩着前人的脚印走,能走出新路来?不开辟新路,能干出大名堂?不管做什么事,不干出大名堂,做它干什么?”

  二老不知道梁功辰已是天才而非普通人了,天才说的话肯定和普通人大相径庭。梁功辰和他的父母一样不知道是智齿起的作用。当初梁功辰长智齿时,疼得龇牙咧嘴。牙医说,是智齿,不过没用,以后可以拔了。母亲告诉儿子,老百姓管智齿叫立世牙,长了智齿,就意味着立世了。长智齿后,梁功辰确实有明显的立世的感觉,但他没有将这归功于智齿。

  不管父母如何反对,梁功辰我行我素,就是不出去找工作,而是待在家里开始写作。

  十个月后,梁功辰的小说出版,一举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责任编辑 :欧云海)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