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
城市
首页 > 读书要闻 > 正文

上班第一天的表现决定你的前途

2017年12月13日 09:1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罗伯特·弗罗斯特说:每天尽忠职守地工作八小时,你最终会成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的老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认为这句话确实是职场的至理名言。你必须全力以赴地完成第一项工作,因为它将决定你在后续项目中影响力的大小。

  无论我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我要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很多刚刚大学毕业的人,要么一头扎进新工作中,要么几个月之后才能“找到自我”。刚开始工作时,他们激情洋溢、干劲冲天,试图降服整个世界。

  晚上下班后,他们必然会筋疲力尽地躺在沙发上,开始思忖:自己这一天到底在忙些什么?我这么说可不是为了吓唬你——好吧,也许是有点吓人。不过,这是你第一天上班的现实。你可能会想,你了解这家公司的一切——毕竟,你曾经是它Facebook 上的粉丝——但你在工作面试时的所见所闻大多是公司的一种展示。当然,他们不是在掩盖什么,但面试是为了“认识你”,而不是为了告诉你“工作的真实面貌”。这就是为什么你在刚开始接手新工作时会有一种揭开庐山真面目的感觉。有时候,你甚至会对新的工作大失所望。

  我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种感觉。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在你上班的第一天,当你走进公司办公室,坐在一个新工位上开始办公时,有时候会感到茫然,只能无助地盯着电脑屏幕,心想:“现在我该怎么做呢……”

  别担心。我曾经多次体验过上班第一天的疯狂经历,因此我告诉你,你没有必要提心吊胆。你将安然无恙地度过第一天,不用担心第二天就被炒鱿鱼。

  在这一章,我会为你介绍第一天上班可能遇到的几种情景,然后传授一些成功应对它们的小窍门,从而让你显得更加出类拔萃。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为谁工作,你第一天上班更像一次不断爬坡的远足,而不是在红毯上走秀。当然,这种遭遇不会太糟,但和任何新事物一样,它必然是一种挑战。你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与其说它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系统过载”,不如说它更像一次“系统更新”。你也许会在办公桌前不知所措,你也许会喊错新老板的名字,你也许会在电话上卡壳,你也许会把咖啡洒在自己的新裤子上,为了提前应对这些意外,你一定要读一读我为你制定的“工作第一天的行为准则”。

  阅读这本书时,你会发现,我采访过很多名人。在采访过程中,我始终会听到这样一个事实:上班第一天要比职业生涯中任何其他时刻更让人紧张不安,甚至比面试更让人忐忑。

  上班第一天,你必然处在聚光灯下,因为你是一个“新兵”。作为这个公司的新人(职位很可能较低),无论你是男是女,你都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决不能让上班第一天变成最后一天。

  迈克尔·温斯顿是斯奈普饮料公司的前CEO,同时还是乐啤露公司的首席运营官,他对公司新人情况十分了解。1972 年,温斯顿在百事可乐获得第一份工作,在他此后的职业生涯中,他为饮料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采访温斯顿,我从他那儿了解到许多实现商业成功的秘诀。从他的眼神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冒险的人。多年来,他帮助公司创造出各种令人赞叹的美味饮品。温斯顿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非常了解哪种行为可能让你丢掉工作:

  在斯奈普公司,有传言说我严格要求员工按时上班。事实上,我的办公室可以俯瞰整个停车场。有时候,人们会把车停在远处,然后从后门进来,以为这样我就不会逮住他们。可是,真相不是这样的。看到那些每天迟到的人,我会努力克制自己的愤怒。

  他们每次迟到都有借口,比如“我住的地方太远,路上堵车”或者“孩子的校车迟到了,我必须等校车”。对于那些经常以交通为借口的人,我会说:“如果你每天都遇到堵车,也许你应该意识到,只要你早点出发,你就不会迟到。”对于那些以照顾小孩为借口的人,我会建议他们改变上班时间(相应地也改变下班时间)。如果你想建立一个团队,所有团队成员就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大家根本无法做到步调一致,这一点非常重要。

  去新公司上班,第一天不仅是你新工作的开始,也是双方互相了解的起点。一旦迈进公司大门,这一过程马上就开始了。

  在工作中,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个性各异的同事,他们将挑战你的耐心。但正如温斯顿所言:你不仅需要找一份你热爱的职业,还需要找一家适合你的公司。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公司也有不同的性格。有些公司令人厌恶,有些公司充满热情和关爱,有些公司低调消极,还有些公司积极进取……如果你的性格和公司性格非常契合,你就会获得最大的成功机会。

  成功始于上班的第一天。如果你不这么认为,或者只把第一天当成欢迎会,你就大错特错了。在企业界,你需要在“融入其中”和“出人头地”之间不断保持平衡。作为团队的一员,你需要做出贡献,但也需要让人了解你在认真工作。无论是首次参加项目,还是首次接受任务,你都应该出色地完成它。在与同事或上司初次打交道的过程中,你的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全部价值都将迅速得到检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制胜力 》)


(责任编辑 :欧云海)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