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要闻 > 正文

《这就是我想过的生活》读书沙龙在京举行

2017年01月09日 14: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7年1月7日下午,北京在持续多日的重度雾霾中,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小雪。常恨了无春消息,不怕飞雪不怕霾。京城文化、教育、传媒领域的50余位同仁,汇聚在保利大厦“同庆号”茶会所,参加了中国致公出版社主办的《这就是我想过的生活》一书的读书沙龙活动。

  致公出版社社长王舜平首先开场致辞,随后,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博导李文儒,文化学者崔志光,旅日诗人、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教授田原,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英美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导金冰,地产自媒体联盟秘书长、专栏作家路应刚,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车凤博士,资深传媒工作者、策划人、独立音乐人涓子女士,分别围绕“寻找‘小镇’的文化生态、寻找中国式的家园生活”等主题,做了各自视角独具的分享。

  《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学习时报》、《中华读书报》、人民网、中青网等数十家媒体莅临读书会现场,新浪网、搜狐网对活动进行了直播,二十万余万网友在线收看了此次读书会。

  《这就是我想过的生活》是车凤博士联合作家王树兴先生,以福建泉州聚龙小镇为生活体验场域和对象,写作的一本特殊的社会学调查报告,书中有对小镇社区营造过程中人情物理的温暖记述,也有对小镇领跑中国社区文明的深度思辨和对话。

  本次读书沙龙涉及的话题深刻而广泛,已经超越了一本书、一个小镇,更多的是一种对个体生命体验与集体生活实践的反观,以及对我们当下生活与未来可能性的一种探讨。

 

  王舜平先生在致辞中说,在长期的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之下,依附行政管理基础上建立的生活生态模式,对于目前的人居生活已经产生了一种巨大的伤害。在国家经济发展到某种层面上之后,城镇化,特别是小城镇的建设,已经成了衡量这个国家城市文明的发展是否健康、民众生活是否理想的唯一标准。

  从未来视角来讲,我们希望在一些特色小镇诸如聚龙小镇的带领之下,看到更多有着健康的文化生态和文明基因的小镇次第出现;从现实层面来讲,目前整个城镇化的过程中,有楼盘无社区,有名义上的社区建成了一些硬件的配套,软性的配套则远远没有建立起来。一个好的社区,应该是全体居民有共同的亲民特征,其最重要的应该是当你敲开邻居的家门的时候,对方能微笑着跟你说话,这种良好人际关联的建立甚至比硬件设施的配备更加重要。

 

 

  李文儒院长从宏观视角解读了聚龙小镇在这个时代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支撑聚龙小镇建设和发展的深层动力,可以说是一种值得敬佩的桑梓情怀,小镇的始创者在一片野山剩水中为家乡重建了一个生态空间和一个理想生活的标本,我们身边大多数人,在想过的生活与能过的生活之间,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希望有千千万万的小镇,能在一砖一瓦的务实行动中,以各种方式,弥合城乡的撕裂和差距。

 

  崔志光先生将聚龙小镇称之为净土、厚土和乐土,他说,对一个社区乃至一个社会而言,德行的力量,教化的力量、以身感化的力量有时比外在约束更加重要。他体会到聚龙小镇“所过者化”的特点,提炼了聚龙小镇坦荡荡的“君子”气质,“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有终身之乐而无一日之忧”,他认为这个小镇已经建设了很好的外部生态,辅以淳厚的人文生态,就是传统意义上君子的理想家园。千金买屋,万金择邻,人们择地而居,除了其外在环境,还有其人文环境。能在精神上、文化上得到熏陶的地方,才会成为公众心之所向。

 

  车凤博士从2013年就开始关注小镇,尤其关注其在传统文化层面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她认为聚龙小镇的示范意义包含了一种返本开新的结合:比如小镇的信用良品店反映了中国君子的慎独精神和西方契约精神的结合;比如小镇最早在整个地产行业,创建了“业主文明公约”——每一个来小镇购房的人,在购房之前要与小镇签订文明公约。人们的价值观、人文理念趋向一致,有了价值认同,才有可能能形成这样一种集体人格,真正把小镇精神沉淀下来,并传承发展下去。

  在与媒体的互动环节中,车凤博士解释了她对“中国式家园生活”的理解。她认为,城镇化进程使得中国社会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的社会,改变了原来人与人的相处模式,而建立在古老的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中国文化,喜欢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和守望互助。“人而能群,群而能神”,国人以群体生活为文化起点,对“群”的概念非常默契。小镇倡导“家文化”,以家人互称,把社区作为一个大家庭,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几乎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以一种东方式的人伦温情,呼应了古老的文明风尚,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小镇人身体力行,用儒家的人文理念构建了整个社区的精神共同体。孟子讲的“亲亲、仁民、爱物”三个层次,亲亲,首先一个人对自己身边的亲友好,这是自然的也是可行的;到仁民的层次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到“爱物”的层面才会达到张载所说的“民胞物与”——以天下人为同胞,以自然万物为伙伴。中国式的家园生活与“家文化”紧密关联,聚龙小镇倡导和践行的也是家文化。

  田原教授援引他在日本的生活场景,对比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文明进程中的生活体验,他认为,聚龙小镇在某种程度承担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它甚至已经成为中国社区文明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应该在全社会的层面引发关注和思考。一个群体,一个社区的良知、思想、文明素质的提高,化民成俗的社会生活实践,不仅应该是聚龙小镇的话题,更应该是全社会很严肃很重要的社会课题。

  金冰教授从比较文化的视角来反观小镇,她在普通的聚龙人身上,看到了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对理想生活的执着,看到所展现的一种日常生活美学。她用“being”(进行时)来归纳聚龙的精神,“永远在进行,永远在发生,永远在寻找”。

  她认为聚龙小镇向人们启示了“寻找”的意义,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员,身临其境,理想生活不是现成的,是永远的进行和发生。从聚龙小镇的人文实践反观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立,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过程。传统不是简单的复归,因为时代已经几经变迁。小镇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它是一个互动的、正在发生的未来。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文化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小镇取其精华,照亮了一片空间,这是其可贵之处。

 

  路应刚先生从地产社区运营的专业角度概括了聚龙小镇的一些特点。他从小镇创镇之初尊重自然环境的保护性开发设计说起,谈到聚龙以价值观为“人”的边界,以志愿精神弥合人们的社会身份层级差异,以茶室书院等实体空间承载了小镇的文明和文化养成,以自发的节庆、集市、文明公约形成小镇独特的文化生态,以社群化、文化建设体系、产业发展模式这三个系统为框架,让人们在其中搭建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的价值,安放自己的心灵。

  涓子女士讲述了她初到小镇,凭楼而望的触目感怀,她想到家乡已然消失的绿水青山,想到童年记忆里外公充满传统格调的文化人生,想到数十年来,理想和心灵的流浪与安放。在她动情的分享中,有童年,有家乡,有驻足,有流浪,有归根,有复命,引起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

  镇物业公司副总经理上官荣华、陶然居服务中心主任朱志坡、陶然新村管家黄丽婷、人事主管李玲应邀参会。他们都有着双重身份:既是物业管理人员又是小镇业主。会议中场,在小镇工作9年之久的上官作为代表,分享了他的小镇生活。他有一个著名的别称叫做“小镇110”,业主随时可以找到他,一天24小时在岗。他说,小镇能有今天,是一个自然演进扩展的秩序。首先,小镇始创者就不是以开发商的角度在做一个项目,而是在建设自己的家园,初心就是回报家乡,也因为这样,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第一批业主。

  2007年3月,聚龙小镇在地产业界首创“小镇”概念,但它实际所在的行政区域叫黄塘镇。过去黄塘镇非常贫穷,当地人评价,家里的姑娘嫁到黄塘的话要哭三年。如果以房地产商的思维来开发,不可能有今天的聚龙小镇。小镇即将走过第一个十年,回头来看,创造了一种和谐的社群生活。这里的义工社、顺风车、信用良品店等,都是由业主和物业共同建立和维护的,当然这些在小镇人眼里非常平常。小镇人对未来十年的展望,是要让每一位业主都心有安顿、情有所归,让这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影响更多的人。

  活动最后,车凤老师做了总结陈词:“我们谈论理想中的生活,其实哪一样东西不是生活的意义所涵盖的呢?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每一样都是生活。从国计民生的角度,生活是宏大理性的;从个体生命体验的角度,生活应该回归自己的本心、找到自己的心灵的归属去处,这样的一条路,也许要走很久,也许一念之间就到达了。”

  作为图书作者,她对到场的嘉宾和媒体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谈及本次活动的意义,她说聚龙小镇只是一个引子,是一个谈话的背景,不论是她聚焦的社区文化研究领域,还是通过文字进行的梳理和书写,旨在唤起每个人对生活的体悟,每个人对生活的可能性的追寻——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哪些我们想要,哪些我们不想要,哪些我们可以改变,又将如何改变?

  这次活动,也把这些横穿时空的问题,摆在了每个步履匆匆、横穿生活的人面前。

(责任编辑 :石兰)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